近年來,操作技術(Operation Technologies, OT)與資訊技術(Information Technologies, IT)的整合應用,堪稱工業界的熱門議題。這場以數位技術為核心的變革,正和實體經濟進行深度的交互作用,促使需求端與供給端加快數位轉型的步伐。反映在人身上,即是資訊人與工業人的對話將更加頻繁而深入。
本次專訪的嘉賓──李清源先生,正是IT與OT的雙棲代表。除擔任ABB在中國的數位業務發展負責人一職外,同時兼任ABB亞太區資訊長職務,以其多年的資訊管理與平台建置經驗,協助ABB在中國的數位業務推展及跨部門媒合。就任以來,李清源以自己為範本,親自體現了「兩化融合」的機會與挑戰。
connects總編輯劉文綺(簡稱劉):「數位轉型」成為近來業界熱門議題的可能驅動因素為何?
ABB數位業務發展負責人李清源(簡稱李):從需求與供給兩方面來看。需求側有全球能源使用效率提升、商品追求少量多樣、大國競爭策略的製造升級等驅動因素。
以「少量多樣的商品」來說,意味著廠商面對越來越難取悅的消費者,產品只能不斷地推陳出新。如此不僅增加了庫存管理的難度,也帶來供應鏈的高度複雜性。因此「製造彈性」便格外重要,甚至最好能搶在接單之前就做好生產和物流的準備。
另外,全球化浪潮讓大國無不力求技術革新,以迎來另一波的經濟成長。因而有德國的「工業4.0」;美國的「先進製造」;日本的「工業4.1J」;中國的「中國製造2025」等國家戰略陸續提出,藉「製造升級」來角力國際地位。種種背景下,萌生對新解決方案的技術需求。
供給側則有資訊物理系統(Cyber Physical System, CPS)與物聯網等技術應用逐漸發展成熟,進入市場。其實CPS與物聯網並非這幾年才問世,但卻是在雲端運算、人工智慧、傳感器技術的完備下,相輔相成,才推出一個又一個產業應用。
再者,數位化技術對商業模式的顛覆,已從消費性產業逐步來到工業界。從Amazon、Facebook到Uber,到AirBnB,to C的世界裡早已不知翻攪了幾回。若以產品生命週期的S曲線來看,工業界的數位化應用正位於快速發展階段,包含石化天然氣、能源及公用事業、船舶、食品飲料產業等,可預見將有越來越多的數位化應用導入工業場景。